首页 > 新闻 > 国内 >

海南网警“双管齐下”治理直播乱象:5名低俗主播被查处,清朗行动再升级

发布时间:2025-08-12 10:44:22来源:
为营造清朗有序的网络空间,推动网络直播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海南网警近日以“预防打击+宣传引导”双轮驱动模式,对挑战法律底线、违背公序良俗的网络行为展开专项整治,依法查处5名违规主播,并通过多维度普法宣传提升网民法治意识,形成“打击-整治-预防”的全链条治理闭环。

雷霆出击:5名低俗主播被查处,直播乱象遭精准打击

8月10日,海南公安网安部门监测发现,本地主播陈某某、郑某某等5人在某短视频平台以“PK”形式进行低俗直播。为博取流量、诱导打赏,他们使用海南方言传播淫秽、性暗示、挑逗性言语等内容,单场直播观看量超10万人次,严重扰乱社会公共秩序。属地公安机关联合网信部门迅速行动,对涉事主播进行约谈,指出其违法行为并责令整改,同时现场普及《网络安全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法律法规。

经批评教育,5名主播均签署《文明直播承诺书》,承诺杜绝低俗内容传播。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对陈某某等人作出行政处罚,相关直播账号被平台永久封禁。据统计,2025年以来,海南网警已办理网络低俗直播案件6起,处罚违规主播6人,巡查处置低俗、暴力、虚假信息等违规内容50余条。

源头治理:普法宣传深入基层,筑牢网民法治防线

在严厉打击违法直播的同时,海南网警将宣传引导作为长效治理的关键抓手,通过“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模式提升公众法治素养。

线下宣传接地气:网警部门在三亚、陵水等地设立网络安全咨询台,发放《网络直播行为规范手册》《防范网络诈骗指南》等宣传资料2万余份,结合典型案例以案释法。例如,在陵水县文化广场,民警通过方言快板表演《文明上网三字经》,吸引上千名群众参与互动,现场解答法律咨询300余次。

线上普法全覆盖:依托“海南网警巡查执法”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发布“以案释法”文章超300篇,曝光低俗直播、网络谣言等典型案例。其中,短视频《直播不是法外之地》播放量突破500万次,网友留言“支持严惩低俗主播”“网络清朗靠大家”等超10万条。此外,网警部门还联合短视频平台开设“法治直播课堂”,邀请律师解读《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单场直播观看量达80万人次。

技术赋能:跨部门协作升级,构建智能监管体系

为应对直播行业技术迭代带来的监管挑战,海南网警深化与网信、文旅等部门的协作,构建“人工巡查+技术筛查+群众举报”的三维监管网络。

智能监测提效率:引入AI内容识别系统,对直播画面、语音、弹幕进行实时分析,自动标记涉黄、涉暴、虚假宣传等违规内容。2025年以来,该系统已协助查处违规直播120余起,处置效率提升60%。

跨平台联动强震慑:与抖音、快手等平台建立“24小时应急响应机制”,对违规主播实施“账号封禁+行业通报”双重处罚。例如,某主播因在海南直播时传播虚假信息,被平台封禁后,其违规记录同步至全国网信系统“黑名单”,限制其跨平台开播。

群众参与共治理:开通“海南网警举报专线”,鼓励网民通过“随手拍”功能上传违规直播线索。2025年7月,根据群众举报,网警部门成功查处一起利用直播售卖盗版教材的案件,涉案金额超50万元。

长效治理:从“末端执法”到“源头预防”

海南网警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专项行动不仅是对个别违法主播的惩戒,更是推动行业自律的重要契机。下一步,网警部门将重点推进三项工作:

  1. 完善主播信用体系:建立“红黑榜”制度,对合规主播给予流量扶持,对违规主播实施限流、封禁等分级惩戒。
  2. 强化平台主体责任:约谈直播平台负责人,要求其优化内容审核算法,严禁“算法推荐低俗内容”等行为。
  3. 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将网络安全课程纳入海南省中小学必修课,联合高校开设“网络内容治理”专业,培养专业化监管人才。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更不是‘低俗秀场’。”海南省公安厅网安总队负责人强调,“我们将持续以‘零容忍’态度打击违法直播,同时引导网民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共同守护清朗网络家园。”

截至目前,海南网络直播乱象投诉量同比下降72%,网民对“文明直播”的认知度提升至91%。这场以“法治为剑、宣传为盾”的清朗行动,正为海南自贸港建设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生态。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