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险救援!广州海关从下水道救回200多枚濒危鹦鹉蛋
惊险救援!广州海关从下水道救回200多枚濒危鹦鹉蛋
2025年8月16日,海关总署披露一起令人震惊的走私濒危物种案件:广州白云机场海关在监管一架进境航班时,发现一名旅客将235枚濒危鹦鹉蛋冲入机场洗手间下水道,最终通过多部门协作成功救回223枚,其中37枚成功孵化出国家一、二级保护鹦鹉。这一事件不仅揭示了跨境野生动物走私的隐蔽性,更展现了海关守护生态安全的决心与专业能力。
惊魂一刻:马桶里的“生物炸弹”
8月1日,广州白云机场海关关员在监管某进境航班时,注意到一名旅客在行李提取区徘徊近20分钟,神色紧张且拒绝前往海关监管区。随后,该旅客突然进入洗手间并长时间逗留。关员迅速跟进检查,竟在马桶内发现4枚用锡纸包裹的鸟蛋,部分蛋壳已出现裂痕。
经进一步查验,关员在该旅客行李箱的熟制鹌鹑蛋包装袋中,查获13枚同样用棉花、纸巾多层包裹的鸟蛋。面对铁证,旅客承认因担心被查,已将223枚鸟蛋冲入下水道。海关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联合机场维修部门拆解洗手间管道,在污水淤积处打捞出被冲散的鸟蛋。经清点,累计查获240枚鸟蛋,其中235枚为鹦鹉蛋,涉及15个物种,包括绯红金刚鹦鹉、非洲灰鹦鹉等14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物种。
生死竞速:与时间赛跑的生态救援
被查获的鸟蛋中,超70%因剧烈冲撞和污水浸泡出现破损,部分蛋液已渗出。广州海关迅速联系广东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组建由鸟类专家、兽医和海关人员组成的救援小组。专家团队采用“恒温孵化+人工辅助呼吸”技术,对37枚相对完好的蛋进行24小时监护。经过18天的艰难孵化,首批小鹦鹉破壳而出,其中包括2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绯红金刚鹦鹉和5只CITES附录Ⅰ物种彩虹吸蜜鹦鹉。
“这些蛋在污水中的存活率不足5%,能救回37只鹦鹉堪称奇迹。”广东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主任李明表示,“每只鹦鹉都将佩戴专属电子标识,待具备放生条件后回归自然保护区。”
法律利剑:走私者面临十年以上刑期
经技术鉴定,未孵化的鸟蛋及成鸟涉及15种鹦鹉,均为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的一、二级保护物种。其中,非洲灰鹦鹉因具备高度模仿人类语言的能力,在国际黑市价格高达每只10万元人民币,是走私者眼中的“黄金鹦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走私国家重点保护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广州海关缉私局负责人透露,该旅客试图通过伪装鸟蛋为食品逃避检查,属于典型的“蚂蚁搬家”式走私手法,目前案件已移交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全球警报:每天3万只鹦鹉死于非法贸易
这起案件暴露出跨境野生动物走私的猖獗态势。据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00万只鹦鹉被非法交易,相当于每30秒就有一只鹦鹉失去自由。我国海关近年来持续强化监管,2024年全国海关共查获濒危物种及其制品1.2万批次,同比增长37%。
“每只被救的鹦鹉都是生态安全的火种。”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专家王琳指出,“非法贸易不仅导致物种濒危,更可能引入外来病原体,威胁我国生物安全。”
海关提醒:守护生态安全需全民参与
广州海关同步发布《濒危物种入境指南》,明确除持有CITES允许进出口证明书外,任何携带、邮寄濒危动植物及其制品的行为均属违法。公众可通过“海关发布”微信公众号或12360服务热线举报走私线索,经查实的举报人最高可获20万元奖励。
“生态安全没有旁观者。”广州白云机场海关关长陈志强表示,“我们将持续运用智能审图、风险预警等技术手段,筑牢国门生物安全防线,让每一只濒危物种都能自由翱翔。”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