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网行动再出重拳:82万粉丝网红编造“陕西洪灾”谣言被行政处罚
2025年8月30日 近日,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公安局依法查处一起利用短视频平台散布虚假灾情谣言案件,涉案网红“秦川视界”(化名,粉丝量82.3万)因编造“陕西洪灾”视频并恶意传播,被处以行政拘留十日、罚款500元的处罚。此案系公安部“净网行动”开展以来,针对汛期涉灾谣言的又一典型打击案例。
虚构灾情视频引发恐慌,实为河南旧闻“移花接木”
8月26日,岚皋县公安局网安大队监测到,账号“秦川视界”在抖音平台连续发布3段“陕西洪灾”视频,画面显示道路被洪水淹没、车辆被冲毁,配文称“陕西多地突发特大暴雨,汉中、安康已启动一级应急响应”。视频发布后迅速引发关注,24小时内播放量突破2000万次,部分网民误信谣言,导致当地居民恐慌性抢购物资,甚至有企业临时调整生产计划。
经警方核查,涉事视频实为2025年7月初河南省安阳市暴雨内涝的旧画面,与陕西当前汛情无关。该网红通过剪辑拼接、添加虚假定位和字幕,将外省灾情伪造成陕西本地事件,并购买流量助推传播。其账号后台数据显示,发布谣言后48小时内新增粉丝12万,直播打赏收入激增3.7万元。
动机曝光:为流量突破道德底线
据嫌疑人彭某(男,32岁,陕西汉中人)供述,其运营的“秦川视界”账号长期以地方新闻解读为主,但近期流量下滑严重。为“博眼球、吸粉丝”,彭某刻意选择汛期敏感节点,从网络搜集灾害视频,通过“移花接木”手法编造虚假信息。他交代:“知道汛期灾情关注度高,伪造本地新闻更容易引发共鸣,没想到后果这么严重。”
警方进一步调查发现,彭某曾于2024年因发布“宝鸡眉县飞机场建设”虚假信息被约谈,但其未吸取教训,反而变本加厉。此次造谣行为不仅扰乱公共秩序,还对陕西防汛救灾工作造成严重干扰。陕西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虚假灾情信息挤占公共资源,可能导致真实险情被忽视,延误救援时机。”
法律严惩:多部门联动筑牢防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彭某因“散布谣言、谎报险情故意扰乱公共秩序”被处以行政拘留十日、罚款500元。同时,抖音平台依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对其账号永久封禁,并追溯删除所有关联谣言内容。
此案系公安部“净网行动”专项打击的缩影。据统计,2025年汛期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已查处涉灾谣言案件127起,行政处罚109人,刑事拘留18人。典型案例包括:
- 四川泸定桥塌方谣言案:陆某兴拼接地质灾害视频,谎称“泸定桥发生塌方”,被行政拘留七日;
- 广西隆林山体滑坡谣言案:王某编造“3人死亡”虚假信息,引发当地居民大规模撤离,被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提起公诉;
- 山东昌乐化工厂爆炸谣言案:吉某利用AI工具生成“7死4伤”虚假信息,被处以有期徒刑三年。
平台责任与公众警示:共筑清朗网络空间
抖音安全中心负责人表示,平台已上线“涉灾信息溯源系统”,通过图像识别、定位比对等技术,对疑似谣言内容自动标注警示标签,并限制传播范围。同时,联合公安部网安局开通“涉汛谣言举报专区”,对核实有效的举报线索给予奖励。
法律专家提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编造虚假灾情并传播,若“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最高可判七年有期徒刑。网民应自觉抵制“流量至上”的畸形价值观,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真实性与公信力。
(完)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