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社会 >

官方辟谣丢儿童手表女游客为法院干部,不管是谁都应合理使用公共资源

发布时间:2025-07-15 10:45:19来源:
近日,山西大同两名环卫工翻 8 吨垃圾帮游客找儿童手表事件多次登上微博热搜,引发舆论热议。记者注意到,网上不断有消息称,当事女游客卢女士是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法院的卢姓干部,所以当地才如此上心。

7 月 14 日下午,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当事女游客并非该院干部卢某,卢某本人一直在深圳没有出门。“从照片看就完全不是一个人,希望帮我们澄清下。” 这一谣言之所以传开,缘于公众对特权的警惕,对普通劳动者的深切同情。此前,据九派新闻报道,大同市城市管理局一工作人员称,求助者 “打的是投诉电话”,并表示 “人家就要求政府需要帮人家找”,正是这一信息,让很多网友开始怀疑失主 “不是一般人”。

因为在一般人看来,东西弄丢了首先是自己的过失,自己应该承担最主要的责任,会求助是人之常情,但不会去投诉。而且,如果知道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寻找,尤其是看到环卫工人要顶着高温翻垃圾,受这么大的罪,多少会感到于心不忍,可能也就放弃寻找了。似乎,只有用惯了特权,缺乏同理心的人,才会自己丢了东西投诉他人,让他人如此不惜代价地寻找。

然而,事实证明,卢女士的确不是法院干部,而且,就算她是别的干部,在正风肃纪持续高压的当下,想如此堂而皇之的 “异地用权”,恐怕也有些异想天开。卢女士可能真的只是一个游客,只是急于帮孩子找回手表,又不想耽误行程,听从他人建议打了 12345 求助。至于为什么城管局接受到的信息,从求助变成了投诉,从助人寻物到 “必须要找”,是城市急于制造 “美谈”,一时用力过猛,还是 12345 传达信息有误,分类处理不当,的确需要好好复盘捋一捋。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卢女士的身份是什么,都不应随意浪费公共资源。环卫工人的本职工作是维护城市的清洁卫生,让他们耗费 4 个多小时,在高温下翻 8 吨垃圾寻找一块儿童手表,于情于理都不合适。公共资源是有限的,应该用在刀刃上,比如抢险救灾、保障民生等更重要的事情上。公众人物也好,普通民众也罢,在寻求帮助时,都要多一些换位思考,多一些对公共资源的敬畏之心。

此外,当地相关部门在处理此类事件时,也需要更加科学合理。在接到求助后,应该综合评估寻找失物的成本和价值,不能盲目地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可以尝试提供一些指导性的建议,帮助失主自行寻找,或者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协助失主寻找。同时,对于像环卫工人这样在高温下辛苦工作的劳动者,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和合理的补偿,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此次事件也给其他地方提了个醒,在面对群众的各种诉求时,要做好权衡,合理调配公共资源,既不能对群众的困难置之不理,也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 “政绩” 或 “美谈”,不计成本地滥用公共资源。只有做到两者兼顾,才能让公共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赢得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