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主李福贵带46名老人走出大山,暖心之旅引全网点赞
河南博主李福贵带46名老人走出大山,暖心之旅引全网点赞
2025年8月19日,河南知名博主李福贵(本名李亚云)发布视频,记录下她自费2万余元带领村里46名老人走出大山、前往郑州旅游的温情故事。视频中,老人们第一次穿上整齐的衣服走出乡村,有人激动地表示“打扮得比结婚那天还整齐”。截至当日,该视频已获310多万点赞,网友纷纷留言:“河南不只有胖东来,还有李福贵!”
从“烂牌”到“王炸”:逆境中成长的乡村守护者
李福贵的成长经历充满坎坷:父母均患智力障碍,爷爷年事已高,奶奶去世后,她从推车卖煎饼起步,逐渐承担起一家四口的生计。2024年起,她开始用镜头记录乡村生活——帮老人晒麦子、为失智母亲扎小辫、给老乡拍照片……这些无滤镜、无脚本的真实片段,让她在短视频平台迅速走红,粉丝量突破953万,被网友称为“卖菜西施”。
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曾在海外平台转发她的视频,评价道:“她让世界看到中国乡村的坚韧与温度。”从推车卖货到成为乡村代言人,李福贵用行动诠释了“把一手烂牌打成王炸”的励志人生。
2万公里的牵挂:46名老人的“第一次”
此次郑州之行是李福贵筹备已久的“圆梦计划”。她提前为每位老人购买保险、准备救心丸等药品,并委托旅行社安排4名导游全程陪同。“好几天都没睡好,无时无刻不在担心安全问题。”李福贵坦言,直到将老人们安全送回家,她才彻底放松。
在郑州“只有河南”戏剧幻城,老人们听豫剧、看实景演出,沉浸在传统文化中。一位老人感慨:“活了这么大岁数,第一次看到这么精彩的表演。”视频中,老人们脸上洋溢的笑容,让无数网友动容。有网友留言:“他们眼里的光,比任何风景都珍贵。”
善意背后的责任:从个人行动到社会共鸣
李福贵的善举并非偶然。她的视频评论区常年被“认亲”留言刷屏:“麻烦帮我看看村东头的王奶奶”“这场景和我老家一模一样”。这种共鸣源于她对乡村情感的深刻共鸣——她深知,许多老人一生未走出大山,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渴望。
此次旅行费用全部来自李福贵的自媒体收入。她表示:“未来还会继续带老人出门,但会更慎重规划。”这种“量力而行”的理性态度,反而让她的行动更具可持续性。正如她在视频中所说:“点点滴滴的善意,终将汇聚成照亮生活的光。”
从个体到群体:乡村温情如何引发社会共振?
李福贵的故事并非孤例。近年来,类似案例不断涌现:
- 2023年,河南小伙许晓东用暑假工赚的6000元带75岁爷爷游黄山,视频获央媒集体点赞;
- 2022年,四川女孩小万辞职陪84岁爷爷完成“100个心愿清单”,记录爷孙日常的短视频温暖全网。
这些案例的共同点在于:以个体行动唤醒集体情感,用真实故事引发社会共情。李福贵的成功,不仅在于她帮助了46名老人,更在于她让无数人看到: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乡村留守群体的情感需求同样值得被关注。
未来展望:让善意成为可持续的力量
李福贵的行动已引发连锁反应。据当地村委会透露,多名村民受她启发,开始自发组织老人文化活动;某旅游企业联系李福贵,表示愿为乡村老人提供低价或免费的旅游服务。
“我相信,只要相信自己,就一定能做好。”李福贵的话,道出了千万普通人的心声。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她的故事如同一束光,照亮了乡村与城市之间的情感纽带,也让我们看到:善意不分大小,行动无关贫富,只要用心,每个人都能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