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于正力挺杨幂新剧《生万物》:有颜有演技有国民度,“翻身”争议背后的行业启示

发布时间:2025-08-21 10:54:06来源:
2025年8月20日,知名编剧、制片人于正通过微博发文称“再多热度也比不上作品的力量”,引发网友热议。评论区中,有网友提及“去年你说对了,杨幂真翻身了”,于正随即回复:“她肯定OK,有颜有演技有国民度。”这一互动迅速将#于正回应杨幂翻身#话题推上热搜,也掀起了关于“顶流转型”“演员价值”的广泛讨论。

从争议到认可:杨幂的“翻身”实绩

杨幂此次被热议的“翻身”,源于其主演的年代大剧《生万物》的爆火。该剧改编自茅盾文学奖入围作品《缱绻与决绝》,以鲁南农村土地变迁为背景,讲述宁、封、费三大家族两代人的兴衰史。杨幂在剧中突破性地饰演农妇“宁绣绣”,从地主千金到自立自强的农村女性,角色跨度极大。

数据印证热度

  • 首播收视率破3.85%,登顶欢网收视榜首;
  • Vlinkage电视剧播放指数达90.94,刷新2025年纪录;
  • 爱奇艺站内热度值冲至10749,带动平台股价上涨;
  • 云合数据市占率35.7%,断层领先同期剧集。

口碑突破标签
杨幂为贴近角色素颜出镜、增重5公斤,双手磨出茧子,指甲缝嵌满泥土,甚至因雪地赤脚戏冻伤脚踝。剧中“绝望哭戏”“质朴眼神戏”等片段被网友称为“封神名场面”,秦海璐评价其“一字不差背词,极其聪明”。新华社更点赞“宁绣绣的觉醒为现代女性提供穿越时空的力量”。

于正的“伯乐”视角:从流量到实力的见证

于正与杨幂的渊源可追溯至2011年《宫锁心玉》。该剧让杨幂从半红状态跻身一线顶流,但“晴川”的甜宠形象也一度成为其转型桎梏。此次于正公开力挺,被视为对杨幂多年成长的认可。

行业价值观的宣导
于正在回应中强调“演员最终要用演技说话”,批判“买营销号炒作”“把表演当儿戏”的行业乱象。他直言:“有什么憋屈,我来扛;你们专注表演,拿出好作品。”这与杨幂近年主动跳出古偶舒适圈、挑战《酱园弄》《长安的荔枝》等现实题材的行动不谋而合。

“翻身”争议的另一面
部分网友认为杨幂“无需翻身”,其常年保持顶流地位,仅2025年就有《酱园弄》《长安的荔枝》两部院线大片上映,《生万物》只是“如虎添翼”。但更多人指出,此前《筑梦情缘》《斛珠夫人》等剧口碑平淡,演技争议不断,此次《生万物》的成功恰是她用作品回应质疑的证明。

顶流转型的残酷规则:用角色打破偏见

杨幂的“翻身”争议,折射出内娱对演员的苛刻期待:既要持续突破,又需维系顶流地位。于正的回应与杨幂的实践,为行业提供了三重启示:

  1. 演技是演员的立身之本
    从《长安的荔枝》中20秒无台词哭戏,到《生万物》中与倪大红、秦海璐等戏骨对戏不落下风,杨幂用细节证明“颜值与流量可以并存,但演技才是长久之道”。

  2. 题材创新是突破的关键
    《生万物》以年代剧+女性觉醒的稀缺题材,打破“杨幂只能演古偶”的偏见。于正直言:“在古装剧扎堆的当下,这种题材显得格外新颖。”

  3. 行业需要“反炒作”共识
    于正借杨幂案例呼吁:“减少营销号炒作,让作品回归内容本身。”这与杨幂“少说话、多演戏”的低调转型策略形成呼应。

未来展望:强强联手能否再造爆款?

于正与杨幂的互动,也引发了对其合作的期待。于正曾公开表示“想再合作一次”,而杨幂在《生万物》中的表现证明其已具备驾驭复杂角色的能力。若两人再度联手,能否复刻《宫锁心玉》的辉煌,或开创现实题材新标杆,值得市场关注。

正如网友所言:“翻身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从未停止攀爬。”从流量女王到实力演员,杨幂的转型之路,或许正是内娱顶流突破天花板的缩影。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