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冷静期成“死亡倒计时”:贵州男子毒杀儿女案今日开庭
离婚冷静期成“死亡倒计时”:贵州男子毒杀儿女案今日开庭
2025年8月21日,贵州遵义市凤冈县人民法院外警戒森严,一场牵动全国目光的庭审在此展开。被告人刘某杰因在离婚冷静期内毒杀10岁儿子和7岁女儿,被控故意杀人罪。被害儿童母亲黄云(化名)与亲属在法院外等候,她含泪表示:“希望法律严惩凶手,还孩子一个公道。”
悲剧回溯:谎言下的致命毒药
2025年5月22日凌晨,凤冈县某居民楼内弥漫着刺鼻的农药味。刘某杰以“喝药就能找妈妈”的谎言,诱骗两个孩子喝下掺有敌敌畏的饮料。10岁的儿子和7岁的女儿在痛苦中抓烂枕套,最终因中毒抢救无效死亡。警方赶到现场时,刘某杰已自杀未遂,被紧急送医。
案发前,刘某杰的行为已现端倪。5月18日至22日凌晨,警方共接到三次相关报警:
- 5月18日23时54分,刘某杰报警称妻子离家,请求协助寻找;
- 5月21日15时03分,黄云报警称被丈夫捆绑并遭农药威胁;
- 5月21日18时27分,黄云弟弟异地报警,称姐姐被殴打致伤,刘某杰购买敌敌畏扬言杀人。
尽管警方介入,悲剧仍未能避免。5月22日凌晨2时3分,刘某杰在家人群中发送遗书,承认2016年家暴妻子,但否认后续暴力行为,并指控妻子出轨。他同时私聊黄云弟弟,留言“让她替娃儿收尸”。
矛盾根源:失控的婚姻与扭曲的占有欲
黄云与刘某杰于2014年结婚,婚后矛盾频发。据黄云弟弟透露,刘某杰长期不务正业,曾以投资名义借款亏损,并沉迷网络赌博。2024年5月,黄云为照顾孩子返回凤冈县,从事直播唱山歌工作维持生计。刘某杰却指责她与打赏网友关系暧昧,尽管黄云否认出轨,称仅用“宝贝”等称呼维护关系,未添加联系方式或私下见面。
2025年5月17日,黄云提出离婚,遭刘某杰捆绑并夺走身份证、手机。两天后,刘某杰假意同意离婚,双方签署协议进入30天冷静期。然而,这竟成为两个孩子的“生命倒计时”。
庭审焦点:故意杀人还是“情绪失控”?
法律专家指出,刘某杰在离婚冷静期内蓄意毒杀亲生子女,犯罪动机卑劣、手段残忍,社会危害性极大,属于故意杀人罪中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可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庭审中,刘某杰的辩护人可能试图以“情绪失控”“家庭矛盾激化”等理由减轻罪责,但公诉机关预计将强调其预谋性:刘某杰购买四瓶敌敌畏,作案前带子女吃饭并拍摄“最后的狂欢”视频,事后发送遗书威胁家属,均表明其主观恶性极深。
社会反思:离婚冷静期能否成为“安全缓冲”?
此案引发公众对离婚冷静期制度的激烈讨论。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离婚冷静期内涉家暴投诉占比达17%,其中部分案件演变为恶性犯罪。专家呼吁:
- 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对存在家暴、威胁等行为的案件,缩短或取消冷静期;
- 强化临时保护措施:允许受害方在冷静期内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并由社区、警方联动监督;
- 完善心理干预体系:为冲突双方提供强制心理咨询,避免情绪积压导致极端行为。
母亲泣诉:“孩子还没享受人生就被杀害”
黄云在庭审前接受采访时哽咽道:“去殡仪馆看到孩子脸上乌黑的痕迹,家里全是农药味,枕套被抓得稀烂……他们平时那么开朗爱笑,还没享受人生就被杀害了。”她表示,自己每天靠看孩子照片、视频度日,至今无法接受现实。
目前,案件仍在进一步审理中。法庭将择期宣判,但无论结果如何,两个幼小的生命已无法挽回。这起悲剧不仅是对一个家庭的毁灭性打击,更成为全社会审视婚姻制度、家庭暴力与儿童保护的沉重案例。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