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克罗地亚男子水下憋气29分钟刷新世界纪录,超越海豚直逼海豹

发布时间:2025-08-21 10:59:13来源:

克罗地亚男子水下憋气29分钟刷新世界纪录,超越海豚直逼海豹

2025年8月20日,吉尼斯世界纪录官网正式确认一项惊人成就:克罗地亚自由潜水运动员维托米尔·马里西奇(Vitomir Maričić)在旅游胜地欧帕提亚的布里斯托尔酒店,以29分03秒的成绩刷新“自愿水下屏住呼吸”世界纪录,将原纪录大幅提高5分多钟。这一成绩不仅远超人类常规极限,更达到海洋哺乳动物水平——是宽吻海豚最长潜水时间的2倍,与港海豹的潜水时长相当。

极限挑战:人类与海洋哺乳动物的“水下对决”

在布里斯托尔酒店三米见方的水池中,马里西奇以近乎静止的姿态完成挑战。现场画面显示,他入水后身体完全放松,仅以微小动作调整姿势,全程未出现挣扎或晃动。当计时器定格在29分03秒时,他缓缓起身,面部虽显痛苦但意识清醒,现场100余名观众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5名裁判从不同角度确认成绩无误。

这一成绩的生物学意义更令人震撼。海洋哺乳动物因进化出高效呼吸系统,海豹一次呼吸可替换肺部90%的空气,而人类仅能更新20%。普通未经训练者水下闭气时间通常在30秒至2分钟之间,即便专业自由潜水员,此前最长纪录也仅为11分35秒。马里西奇此次突破,相当于将人类闭气能力提升至海洋哺乳动物层级。

科学支撑:纯氧吸入与“脱氮”技术的危险博弈

为突破生理极限,马里西奇采用医学级辅助手段:下水前连续吸入纯氧10分钟,使血氧浓度达到正常值的5倍。这一过程在医学上被称为“脱氮”,通过提高血液溶氧量,延长无氧代谢时间。但该技术风险极高,通常仅用于病重昏迷患者的急救场景,健康人操作可能导致氧气中毒或二氧化碳潴留。

“关键不仅是吸氧量,更是氧气利用率。”马里西奇在社交媒体分享经验时强调。他通过长期训练将心率降至每分钟30次以下,并借鉴海豹的生理机制——海豹潜水时心率可骤降至每分钟10次,大幅减少氧气消耗。此外,他采用“心如止水”的心理策略,完全屏蔽外界干扰,甚至忘记计时器的存在,以避免情绪波动加速氧气代谢。

安全警示:专业训练不可替代,盲目模仿或致死

尽管打破纪录,马里西奇多次公开呼吁:“这是一项高危运动,绝非娱乐项目!”他指出,自由潜水需经过数年系统训练,涵盖呼吸控制、血液移位、耳压平衡等复杂技术,且必须在专业团队监护下进行。未经训练者盲目尝试,可能引发浅水昏迷、肺气压伤等致命风险。

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也同步发布安全声明,强调所有纪录挑战均需在严格医疗监护下完成,并配备应急救援设备。此前,波兰潜水员斯坦尼斯瓦夫·奥迪扎莱克(Stanisław Odbieżałek)虽以110.7米打破静态闭气深度纪录,但其团队包含3名医生、2名潜水教练及全套高压氧舱设备。

人类极限的再定义:从陆地到深海的探索

马里西奇的成就引发科学界热议。挪威极地研究所专家评论称:“这不仅是运动成就,更是对人类生理潜能的深度挖掘。”数据显示,自2000年以来,自由潜水世界纪录以每年约30秒的速度提升,但近年增速显著放缓,马里西奇的突破或预示训练方法与科技辅助的重大革新。

目前,马里西奇已受邀参与多项生理学研究项目,其血液样本分析显示,长期闭气训练可能激活人体隐藏的“低氧适应基因”。这一发现或为高原病、脑缺氧治疗提供新思路。

结语
从30秒到29分钟,人类用25年时间将水下闭气纪录提升近60倍。马里西奇的壮举再次证明,极限运动不仅是体能的较量,更是科学、意志与生命的深度对话。正如他在社交媒体所写:“水下的每一秒,都是对生命奥秘的致敬。”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